黄陵矿业二号煤矿:“四种经营理念”激发矿井高质量发展新动能

字数:2,429 2025年11月07日 版名:要闻
  今年以来,黄陵矿业二号煤矿坚持以“四种经营理念”为引领,紧紧围绕“理念落地、管理升级、效益提升”主线,持续激发矿井发展动能,走出以理念革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之路。
  以市场为轴
  用“营销思维”重塑生产逻辑
  营销思维的核心理念是客户导向,是价值塑造。二号煤矿通过用“ 营销”思维抓“生产”,以市场为导向,以效益为核心,让每一个生产环节都充满市场意识,每一项生产决策都体现价值思维。这种生产模式上的深刻变革,让矿井生产更贴合市场需求、更具竞争力。
  在生产端,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,通过科学调整采掘布局和组织生产,提升矿井生产效率,将精煤的产出率由原来的 75%提升到93%;在质量端,创新“网格化采样+动态监测”机制,实现煤质指标的精细化管理,商品煤平均热值稳定在6000大卡;在服务端,通过智能化装车系统和客户需求快速响应机制,将交付及时率提升至98%以上,实现了从生产导向到客户导向的转变。
  同时,加强生产与市场的高效衔接,煤管部及时反馈市场价格波动、客户需求变化,生产部据此调整生产布局、生产组织和开采工艺,形成“ 市场引导生产、生产支撑市场”的良性循环。
  前三季度,二号煤矿煤炭销售顺利完成计划任务,其中配焦煤、洗块煤等市场需求的优质产品比预算提高了25.91%和23.53%,长协煤热值加价累计实现32.88元/吨,增收收益9027.4万元。
   以需求为先
  用“乙方思维”提升管理效能
 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,主动打破“ 甲方”固有的俯视视角,把“管理者”的身份悄然藏在服务的细节里,让“服务者”的姿态清晰地站在职工看得见、摸得着的地方。
  在矿井安全管理过程中,站在基层一线职工角度,思考大家在落实岗位安全职责、安全规程、操作流程中的实际困难,这种“主动融入”“赋能基层”的创新举措让安全制度、安全举措更好地从“纸面”落到“地面”,解决实际问题。
  “ 岗位实操经验分享、优化岗位风险辨识 、安全 设施适用性反馈……”10月28日上午,在二号煤矿综采一队学习室,一场由安监部组织,各基层区队职工代表参加的“ 安全举措大家谈”讨论会正在热烈进行。
  “ 正是通过常态化的现场调研、与基层面对面座谈、搭建‘需求直通车’等多种方式,才能消除管理盲区,制定更科学精准的管理决策。”该矿总经理华军表示,用“乙方”思维做“甲方”的本质,就是通过视角转换实现管理与基层的“共情”,当管理真正贴近一线、服务一线时,基层的主动性、全员的参与度才能被充分激活,从而形成企业发展的最强合力。
  此外,在煤炭销售上,二号煤矿从“乙方”角度深入挖掘市场规律和价值规律,以“客户满意”为标尺,构建从原煤开采到产品交付的全链条响应机制,让每一吨“黄灵煤”都符合需求。在项目管理过程中,该矿明确建设周期、安全施工底线、环保标准等核心目标,用“乙方”思维主导过程管理,通过主动研判项目,搭建高效沟通平台,协调各方合理诉求,推动项目建设高效推进。
  以精细为要
  用“紧日子意识”深挖管理潜力
  在当前煤炭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,如何改革破局、激发发展新动能成为关键。
  10月29日四点班,在井下424大采高超宽智能化综采工作面,采煤司机冯佳正在对采煤机进行开机生产前的安全确认。在相邻二盘区的221胶带巷智能化快速掘进工作面,半煤岩智能快速掘进设备已经安全运行,高效作业。
  在生产过程中,二号煤矿通过模块化管理+细化分工的模式,确保生产效率持续提升的同时实现降本增效。
  在掘进方面,该矿把掘进系统拆分成割煤、支护、运输、辅助系统保障四大模块,割煤团队考核5厘米的纠偏精度和10分钟割煤成型时间,支护优化30分钟循环间隔及内在质量达标,实现月均进尺保持在550米以上,掘进工效较综掘提高2倍。在采煤方面,拆分成采煤、支护、检修等多个环节,一个组专攻采煤工艺,使采煤机、刮板输送机、液压支架三者在时间上相互配合,在空间上独立运行,每刀割煤节约时间15分钟、效率提高20% ;另一组只负责支护,创新应用超前切顶爆破治理顶板,有效释放工作面胶带巷超前矿压,确保顶板支护安全;检修组负责设备检修,提炼出“环油全球”检修作业法,设备开机率保持在98%以上,采煤回采工效提升到189.9吨/工,吨煤成本降低15.96元/吨。
  值得一提的是,在设备管理方面,该矿坚持做到“能复用的不报废、能修复的不购置、有修复品不发新、有修复品优先使用”的原则,进一步提高废旧物资的利用率,前三季度修旧利废共完成179项,产生价值561.89万元,真正做到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。同时,大力推行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,实现从采购、维护到报废的成本全程可追溯,为优化设备选型、控制维修费用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。
  以效益为本
  用“赚钱思维”激活成本潜能
  用“赚钱”思维去“花钱”,这一理念的实质是从被动“控制成本”转向主动“创造价值”,把单纯关注“花多少钱”转向重点考量“赚多少钱”。
  在今年5月,二号煤矿首个350米大采高超宽综采工作面安装过程中,在工作面液压支架的选型上,经过多轮分析论证,决定从张家峁矿业公司调剂采购液压支架,既能满足424工作面严苛的技术要求,又能在采购价格、运输成本等方面实现大幅缩减,节约成本达核算达到了1.25亿元。
  “ 以前采高最大只能采到5米,现在采高提升到5.5米。”谈起这套液压支架,该矿综采二队队长钟祥熙介绍到,在使用过程中,相比以往的10000KN液压支架,现在使用的15000KN液压支架工作阻力更大,可以有效控制工作面周期来压顶板掉矸和煤墙片帮。
  这种“超宽+大采高”的生产模式创新实践,让424综采工作面节约巷道1000米,将矿井万吨掘进率从之前的23米/万吨降低到21.3米/万吨,实现生产效能的跨越提升。
  实践证明,用“赚钱”思维去“花钱”,不仅能够解决生产难题,更构建持续创造价值的良性循环。
  另外,在技术创新投入上不再是“一次性消费”,而是“持续性赚钱”,在北三采区落地应用《中硬煤层定向长钻孔水力压裂区域瓦斯高效抽采技术》,力争瓦斯治理效率提升 10%以上;在智能化建设上,构建涵盖智能采煤、智能掘进、智能辅助等系统集群,形成全流程的智能生产体系,达到能耗成本显著降低与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的双重成效,让每一笔智能投入都能精准对接生产需求,让每一分钱都花出效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