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以来,张家峁矿业锚定基层班组这一企业最小管理单元,以精细化建设为总抓手,积极构建起制度为纲、降本为基、效益为标的新型管理体系,让每一个基层“细胞”在规范中提质、在安全中增效,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。
张家峁矿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原则,将破解发展难题的突破口精准锁定在班组这一企业“最活跃细胞”上。通过系统搭建文化框架,公司构建起涵盖和谐型、本安型、管理型、技能型、创新型、效益型的“六型”特色文化体系,实现了从“被动管控”到“主动共建”的根本性转变。这一转变不仅重塑了班组管理模式,更为企业注入了强劲的内生动力。各班组在统一的文化框架下,结合自身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。通过建立健全班组建设长效机制,张家峁矿业实现了班组管理标准化、作业过程规范化、绩效考核精细化,夯实了企业管理的基础。
在降本增效方面,张家峁矿业各班组可谓下足了功夫。从自制锤头的“小节约”,到废旧托管制作便携式更换皮带架三联滚支架、废旧水泵修复再利用、重组废旧锚杆机动力头“再上岗”的“大文章”,各班组把“紧日子”过出了新花样、过出了大效益。
掘进一工区创新实施“2716”科学组织法,巧妙平衡生产效率与成本控制;掘进五工区通过严格的材料领用制度,从细微之处见实效,实现了材料消耗的精准管控;掘进二工区则强化设备维护保养,不断优化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,让“紧日子”变成了成本下降、效益提升的实实在在的“量”变成果。
这些看似微小的创新举措,汇聚起来却形成了可观的经济效益。各班组通过修旧利废、小改小革,不仅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,更培养了员工勤俭节约、精益求精的良好习惯,营造了“人人讲节约、处处求效益”的浓厚氛围。
张家峁矿业的班组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显著成效,离不开特色鲜明的班组文化建设。公司通过构建“六型”班组文化体系,将文化建设与安全生产、经营管理深度融合,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班组文化品牌。各班组积极开展技能比武、创新创效、安全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,营造了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。通过文化引领,员工的归属感、荣誉感和责任感显著增强,从“要我干”转变为“我要干”,从“被动执行”转变为“主动创新”,真正激发了基层班组的生机与活力。
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。在张家峁矿业,各班组勇于突破传统模式,通过创新实现了生产效率的显著提升。综采二工区打破传统交接班模式,创新实施“双提前”工作法:交班人员提前30分钟记录设备参数、排查隐患、汇总信息,并通过井下通讯系统实时传送给接班人员;接班人员则提前15分钟到岗,利用交班间隙同步开展检查。这一创新使得设备有效作业时间大幅增加,该工区月产量提升6万余吨,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。
选煤工区则通过技术攻关,巧妙调整原煤分级筛筛孔,有效降低原煤分选下限,使籽煤产率同比提升2.55%,多回收煤炭7万余吨,推动生产效能实现跨越式“量”变。这一创新不仅提升了资源利用率,也为企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价值。
(高小艳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