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以来,煤炭市场持续波动,黄陵矿业二号煤矿逆势而上,1至9月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基础上,煤炭产销完成计划的104.7%,吨煤成本较考核指标下降15.96元,盘活闲置物资562万元,各项工作稳中有进、进中向好,在挑战中蹚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道路。
这份“越压越强”的韧性,究竟源自何处?答案藏在安全生产的每一步坚实足迹里,藏在技术创新的每一次突破跨越中,更藏在黄陵矿业二号煤矿深入践行“四种经营理念”里。
筑牢“安全阀” 让本质安全成为企业最大效益
该矿锚定安全“零”目标,以本质安全创建为核心抓手,持续深化“12355”“零三违”安全管理体系落地,真正让安全生产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效益和坚实根基。
“ 9月,生产一班、生产三班各奖励10000元,两个班的班组长各奖励1000元!”该矿准备队党支部书记张展华在班前会上话音刚落,便引来职工们的热烈反响。“上个月咱们完成隐患排查整改28项,这些实打实的努力,终于换来奖励。”这一振奋人心的场景,正是该矿创新推行台阶式安全激励机制的鲜活缩影。
目前,该矿“三违”重复发生率较上半年降低40%。因“三违”引发的设备损坏、工期延误等问题减少52% ,同时,“零三违”班组占比从年初的35% 提升至55%,井下作业面设备运转效率提高15% 。
拧紧“管理阀” 把煤质与效率锻造成盈利支点
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同时,该矿深刻领会“用乙方思维做甲方”理念,在客户服务上下功夫,在拓宽销路上做文章,确保产品质量优、卖得快、价格高。
“原煤升井后,洗选过程是确保煤质合格的一个重要环节,我们在原煤入厂和产品上仓皮带上安装的高能脉冲智能在线测灰仪,可以对煤炭中水分、灰分、硫分、挥发分、发热量等主要煤质指标以及微量元素进行快速、准确地在线测量。”该矿洗煤厂党委书记薛震介绍,相较于过去煤质管理“事后把关”的被动模式,如今的该矿已搭建起“全程介入、全链管控”的煤质管理体系。据了解,在智能设备的“加持”下,煤炭产品质量得到了 极 大提升,洗选效率高 达94.6% ,煤炭发热量稳定保持在5700大卡。
在提升效率上,该矿的创新实践同样亮眼。依托传感监测、大数据、物联网、云计算等前沿技术,创新引入“汽车智能无人化快速装车系统”这不仅实现了煤炭从开采到装车全流程的标准化、精细化、智能化监控,更将单辆半挂汽车的装车时间压缩至50秒,日装车能力跃升至600辆。既切实保障了客户利益,更让“黄灵煤”的优质品牌形象愈发鲜明。
仅“双节”期间,该矿火车运输日均发运量达8列,日销煤炭2.64万吨;地面汽车运输同步高效运转,日均销量6383吨,产销两端均保持强劲增长势头。
凝聚“向心力” 以修旧利废激活降本源动力
10月11日,在该矿机修车间,检修班班长彭建正带领工友围在工作台前,专注地拆解、检修从井下回收的加热板与冷却板,在这个车间里,“变废为宝”是不变的工作主题。
“ 像这些回收的加热板、冷却板,我们先排查故障点,再通过精细打磨、部件拼修、密封加固等工艺处理,就能让它们重新达到井下使用标准,完全不用新购。”该矿机修车间书记王俊英介绍,截至目前,矿井已累计修复加热板171块、冷却板185块,单此两项就创造价值134万余元。
一直以来,该矿坚持将修旧利废作为降本增效的重要突破口,创新建立“三级鉴定”制度,不断完善《材料领用审批制度》和《材料管理台账》等管理制度,将费用指标细化分解到每个班组和每名职工,确保“月月有回收、月月有奖励”的激励机制落到实处。仅今年三季度以来,该矿机修车间就通过修旧利废,成功修复各类设备部件2600余件,创造总价值达190万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