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陕钢集团汉钢公司锚定“ 全面超低排放、全部综合利用、极致节能降碳”总目标,凝聚上下协作、专业协同、工序联动的合力,以管理、结构、技术“三轮驱动”拓宽节能降碳创效路径,为转型发展注入强劲绿色动能。
“ 别人的长处,就是我们追赶的方向。”陕钢集团汉钢公司公辅中心能源双碳组的对标看板上,行业能效标杆的煤气回收数据、吨钢电耗指标被红笔醒目标出。
为激活能效提升内生动力,汉钢公司通过“扩范围、优体系、提质量”三维方式深化对标管理。发挥能源介质专业委员会统筹作用,拆解晋南钢铁节能降碳案例,动态跟踪行业最佳实践与前沿技术,提炼推广优秀管理经验与节能新技术,形成35项能效提升任务清单,1-6月节能量达19184吨标准煤。同时,积极参与全国重点大型耗能钢铁设备节能对标竞赛、重点行业能效“领跑者”申报,精准制定高炉、转炉工序能效达标方案,在比拼中探索节能减排新路径。
汉钢公司从制度、计量、数据三方面筑牢能源管理基石。深化能源管理体系建设,通过GB/T 23331-2012《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》标准认证,制修订《计量、检化验技术与管理手册》等制度,为节能降碳提供规范指引。聚焦投入产出与物料平衡,按工序逐级梳理能源计量器具,实现“家底清、数据准”。深度开发能源管控平台功能,推动全厂能源数据归集,结合AI智能诊断与人工监管交叉验证,实时监控能源数据、工艺参数及重点设备状态,精准预警系统异常并支撑应急处理。基于该系统申报的《冶金企业全流程能源一体化数智管控系统》,已被2025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、中国金属学会推荐为冶金科学技术奖二等奖。
“ 双碳不是选择题,而是必修课。”月度能源例会上,能源管理高级工程师李军汉正解读新版《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指南钢铁行业》。汉钢公司高度重视能源双碳管理队伍建设,分层分类开展政策宣贯与专项培训。组织管理、技术人员学习“双碳”“1+N”政策体系,提升全员政治站位与专业认知;与兄弟单位常态化开展行业标准培训、能效提升专题交流,借节能宣传周、低碳日等活动开展全员竞赛,大力营造绿色氛围。选派选手参加第十一届“陕钢杯”碳排放管理员竞赛,两人分获陕西省机械冶金建材工会技术能手、技术标兵称号,为绿色转型储备了坚实后备力量。
优化生产组织是践行“双碳”战略的关键抓手。汉钢公司以“余热余能应收尽收、高效利用”为准则,持续推进资源综合利用,加速落地烧结微负压点火、球团余热发电、烧结环冷余热回收、2#LF炉节能改造、分布式光伏等项目,深挖余压资源潜力。日常调度中秉持“因地制宜、热尽其用”原则,通过系统优化实现能源“物尽其用、就近使用、梯级利用”,利用EMS系统煤气优化模型,科学确定煤气柜容量,根据单、双系统各用户实际需求,合理分配高、转炉煤气用量,合理配合80MW超高温亚临界煤气发电机组迎峰发电,让每一份余热都转化为绿色效益,以流程革新推动能效水平持续跃升。
打造零碳钢厂,让每块钢板都承载绿色基因。在这场传统行业的绿色革命中,汉钢正为钢铁行业低碳转型提供“汉钢方案”,奏响高质量发展与生态文明交融共生的时代强音。 (崔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