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以来,澄合矿业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精耕细作,以一套“育才有道、激励有方、护才有度”的组合拳,让干部职工队伍活力涌流、干事热情燃烧、归属感倍增,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能。
队伍“吐故纳新”
新鲜血液激活一池春水
“ 从最初的陌生忐忑,到现在的融入适应,在这里,我感受到同事们不畏艰难、勇于担当的工作作风,也更坚定自己扎根煤矿、奉献青春的决心……”近日,在该公司新入职大学生座谈会上,优秀大学生代表分享入职以来的工作体会与成长感悟。大家围绕企业人才招聘、培养和职业发展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,提出优化人才培养机制、强化创新激励措施、激发员工内在潜力等建议。
今年,澄合矿业公司持续推进人力资源优化,夯实队伍建设根基,严格落实精准招录机制,严把人员入口关,成功吸纳78名高校毕业生、621名一线技能操作工充实至一线岗位,为职工队伍注入“青春活力”,队伍平均年龄、技术岗位持证率分别下降3岁、提升8%;畅通市场化退出通道,对159名不符合岗位要求的人员依法解除劳动关系;遵循“只出不进、只退不补”的精简原则,各级本部人员缩减11%,一线力量占比同步提升5个百分点,让各级本部管理人员、专业技术人员及工勤岗位人员轻装上阵,生产节奏显著提速,工作效率稳步提升。
激励“奖优罚劣”
薪酬杠杆撬动干事热情
“ 现在下井多干1个班,比以前多挣200块,谁还愿意磨洋工”所属百良公司综采队的王师傅说,“真金白银的倾斜,让我们一线职工腰杆更硬、干劲更足。”
该公司持续优化全员绩效考核评价体系,推行考核结果阶梯式分布机制,坚决摒弃平均主义,彻底打破传统“大锅饭”分配模式。 ABCD四档考核体系,宛如一把刻度精准的“量能标尺”。A档严格控制在20%以内,让佼佼者“站出来”;D档比例不低于5%,让懈怠者“醒过来”。同时,整合各类现有考核与抵押兑现机制,统一纳入全员绩效考核与差异化分配体系,持续提高绩效考核工资占比,目前占比已高达70.58%。
深化企业本部绩效考核管理,构建企业、部门、个人三个层面的立体式绩效考核体系。其中,本部中层管 理 人 员 月 度 绩 效 差 异 率 达16.25% ;一般工作人员差异率达26.58% 。 差异差距拉开的背后,是“ 多劳多得”理念的落地生根,“干好干坏大不一样”已成为常态。采掘一线更成“香饽饽”,工资基数同比提高10%,人均每月增收1000元,出勤率从82%提升至91% 。
成长保障“双护航”
让职工有奔头更有甜头
该公司持续推进员工素质提升培训,今年以来,共开展培训252期,覆盖9459人次,为职工技能提升铺就“快车道”,远程教育网累计21.7万小时的学习记录。
所属西卓煤矿创新实施《技能人员晋升管理办法》,着力打破传统依赖技能津贴的激励模式,构建从技能一级至五级的岗位晋升路径。该办法建立起“技能提升——等级晋升——待遇提高”的闭环激励机制,确保薪酬与技能等级紧密相关,有效激励技能人才成长。电焊工李师傅从三级岗升至四级后,月薪多拿800元,“练技术有盼头,涨工资有奔头”成了一线职工的口头禅。这一机制打破技能人才职业发展与待遇提升的双重瓶颈,激发了职工钻研技术、岗位建功的主动性。与此同时,职业健康体检、健康知识“进企业”培训、急救技能比武等一系列活动落地开展,更是把“关爱”二字融入细节,让职工直呼“暖心”。
如今,在澄合矿业公司,职工成长有通道,干活有劲头,日子有奔头。这些扎实有效的举措,如同定海神针,让队伍稳如磐石,心气更顺。下一步,将持续做优做精人力资源这块“蛋糕”,推动人才红利持续释放,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添薪加力。 (赵倩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