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元集团化工分公司:解锁“五小”创新密码

字数:1,297 2025年04月25日 版名:要闻
  在化工生产领域,细微之处的创新往往能成为效率提升、安全保障的关键因素。一季度,北元集团化工分公司以“五小”创新活动为抓手,围绕生产痛点、技术难点、安全堵点展开攻关,成功孕育出 32 项优秀创新成果。这些成果覆盖自动化升级、工艺优化、隐患治理等多个领域,累计创效超400万元,更以“小切口”推动“大变革”,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  小革新赋能生产 提速攻坚
  在自动化发展的浪潮中,化工分公司以“减少人工干预、提升系统稳定性”为目标展开革新行动。
  乙炔干法装置刮板机通过U型刮刀与角钢的精准布局,彻底解决积料堵塞问题,实现连续3个月零故障运行;精馏三塔自动化改造借助远传仪表与程序控制技术,将原本每天需人工操作18次的流程简化为“一键启停”,操作效率提升90%。更值得关注的是干渣输送系统“一键启停”项目,通过自主编程与设备改造,将洗涤塔排水阀、搅拌电机等关键节点的240次/天手动操作转化为自动化流程,既降低劳动强度,又规避人为操作误差风险。
  智能化革新同样延伸至安全管理领域。“AI安全员”项目利用虚拟形象制作宣讲视频,通过公司安全群、班前班后会等渠 道触达2000 余人次,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强化员工安全意识;禁火令签发单实现线上化运行,通过OA表单重构流程,使审批效率提升60%,纸质单据流转风险得到彻底消除。正如安全环保中心负责人乔志平所言:“小革新不仅是技术升级,更是管理思维的迭代。”
  小改造拓新工艺 节能创效
  设备改造与工艺优化双管齐下,成为化工分公司降本增效的核心驱动力。
  PVC装置-20℃盐水泵电机功率从250kW降至132kW,年可节电20万元;氯氢处理一期事故氯系统通过扩大换热面积、更换管线口径,实现废氯气100%资源化利用,年创效 98.83 万元。这些改造项目,充分印证“技改投入1元,产出效益10元”的倍增效应。
  “改造不仅是参数的调整,更是对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构。”聚合装置长翁明展示了新改造的聚合釜消防喷淋头防护罩,这个看似简单的管箍焊接组合,使误碰损坏率骤降95%。在氯气分配台,新增的含水在线分析仪,通过实时监测与自动停机功能,将氯气水分超标导致的设备损坏风险归零,诠释着本质安全的新内涵。
   小建议消除隐患 防患未然
  一线员工的“金点子”,成为隐患治理的源头活水。
  采卤装置通过卤水高位槽四通改造,使管道清洗效率提升60%,劳动强度降低50%;一次盐水废酸回收项目利用盐泥池碱性物质中和废酸,年节约烧碱成本 20 万元。VCM装置提出的脱烃塔温度控制方案,通过预判补氧与尾排调节联动,将温度波动幅度从±30℃压缩至±5℃。这些源自一线的“金点子”,正通过公司搭建的“提案收集-分级评审-推广应用机制”,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效益。
  “小建议解决大问题,这才是全员创新的魅力所在。”项目负责人赵省军指着干燥废气洗涤塔介绍,聚合装置通过调整风机阀门开度与旋风分离器压力,使PVC树脂沉降量增加15%,间接降低洗涤塔负荷,破解了困扰多年的带料难题。如今,从控制室到检修现场,每个岗位都成为“五小”创新的“孵化池”,累计收到员工提案65项,转化实施率达49%。
  在这场以“小”见“大”的创新实践中,化工分公司用32项成果证明: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,细微处的创新突破同样能激荡起澎湃动能,书写化工生产的效率革命与安全新篇章。 (贺雄雄)